【修復版】紅色史詩《長征組歌——紅軍不怕遠征難》The Long March Medley (1975年「戰友」版) | ⦇EN CC⦈

紅色史詩《長征組歌——紅軍不怕遠征難》是由蕭華組詩譜曲創作、以二十世紀三十年代中國工農紅軍長征為主題的聲樂套曲。長征是人類歷史上的偉大壯舉,並已經成為各個歷史時期革命教育的典範。《長征組歌》以深刻凝練的歌詞、清新優美的曲調、濃郁的民族風格和群眾喜聞樂見的表演藝術形式,謳歌了紅軍歷盡艱險、終獲勝利的革命精神,體現了中華民族不屈不撓、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堅強意志,也讓人們更加清晰地認識到中國革命的先進性本質。 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中國工農紅軍進行了史無前例的長征。紅軍超乎尋常的毅力,戰勝了幾十萬國民黨反動軍隊的圍追堵截,越過了人跡罕至的雪山、草地,經歷十個省、約二萬五千里的征途終於到達目的地——陝甘蘇區。 1965年,為紀念紅軍長征勝利30週年,曾參加過長征的蕭華回顧他在長征中的真實經歷、歷時半年,完成了12首形象鮮明、感情真摯的史詩。隨後,作曲家晨耕、生茂、唐軻、遇秋選擇其中的10首譜成了組歌,分別描繪了10個環環相扣的戰鬥生活場面,並巧妙地把各地區的民間曲調與紅軍傳統歌曲的曲調融合在一起,最終匯成了一部主題鮮明,內容豐富、形式新穎、風格獨特的大型聲樂套曲——《長征組歌——紅軍不怕遠征難》。 蕭華的組詩創作完成後,是分別由解放軍總政治部文工團和解放軍北京軍區戰友文工團譜曲,也就產生了兩種版本,即「總政版」和「戰友版」。1965年8月1日,北京軍區政治部戰友歌舞團在人民劇場成功地舉行了大型聲樂套曲《長征組歌》的首場演出。1975年,爲了滿足全國觀眾的需求和熱望,八一電影製片廠把舞臺上的《長征組歌》搬上銀幕拍成音樂藝術片向全國播映。 《長征組歌》在創作、排練、演出過程中,得到了周恩來、鄧小平、賀龍、羅瑞卿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和北京軍區領導同志的親切關懷和指導,是傾注了領導、專家、群眾心血的優秀藝術作品。她以深刻凝煉的詞彙,清新動人的優美曲調,濃郁的民族風格和為群眾喜聞樂見的表演藝術形式,謳歌了中國工農紅軍在黨中央、毛主席的領導和指揮下,歷盡艱險,不屈不撓,英勇作戰,無私無畏的革命精神,頌揚了中國革命史中具有傳奇性的壯麗史詩,氣勢磅礴,感人肺腑。當年在京、津、滬、寧等地演出後,獲得了社會上的巨大影響,一些歌曲在廣大群眾中迅速傳唱,被譽為中國合唱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重要作品,並已入選為二十世紀華人經典音樂作品之一。 《長征組歌》於1966年奉周總理指示,列為他率領的中國黨政代表團赴羅馬尼亞、阿爾巴尼亞等國隨訪藝術團的重要劇目,爾後曾多次復排演出,並攝製成音樂藝術片,成為北京軍區政治部戰&#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