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Guqin簫Xiao合奏】《平沙落雁》鴻雁南飛,此去萬里;胸有遠誌,絲竹和鳴Chinese classical music with guqin and Xiao ensemble | 自得琴社

「雁」,自古以來便是文人墨客偏愛的創作母題。琴中有《雁過衡陽》《塞上鴻》《秋鴻》《平沙落雁》等諸曲皆以「雁」為題,塞外孤鴻,衡陽雁字,或誌在霄漢,或知時悲秋,皆堪詠嘆。諸曲中又以《平沙落雁》最為流行。此曲最早見於明代《古音正宗》(1634年),名為《雁落平沙》。其作者眾說紛紜,如唐代的陳子昂,宋代的毛敏仲、田芝翁,明代的朱權等。此曲雖出現較晚,卻是近三百年來最為流行的曲目,刊載譜集達五十六種,曲譜多達百種。 現今演奏的《平沙落雁》版本雖多,但彈奏最多、影響最廣的當屬張子謙所傳的《蕉庵琴譜》本和管平湖所彈的《琴學叢書》本,此二本常被琴界稱為「南平沙」和「北平沙」。此二本雖淵源甚密,卻因骨幹音之間的旋律發展方式不同,樂曲在節奏、旋律線條、速度等方面均產生了變化,而致此二本氣質迥異。 「南平沙」的處理極具廣陵派特色,註重左手吟猱綽註與右手音色的變化,形成了豐富的韻腔,聽來恬靜平和,韻長意遠。而「北平沙」多用密集短小的節奏音型組合,旋律方整、律動感強,左手直來直往、簡潔凝練,右手遒勁老辣,氣象非凡,誌在千裏。 藝術總監:唐彬 譜本:《蕉庵琴譜》(1868年)張子謙傳譜 古琴:白無瑕 簫:高雅 錄音/混音:唐彬 導演/剪輯/後期:邱詩浩 攝影師:袁洪亮 王恩俊 燈光師:靳維民 美術/道具/樂器管理:王礫川 化妝:劉蕊 禮儀指導/服裝:王俊涵 統籌:金卓琪 場記:蔣艾欣 出品:自得琴社 #chinese #中國樂器 #民樂 #guqin #xiao #传统文化 #zide #自得琴社 #guqinmusic
Back to Top